研究領域
RESEARCH AREAS
1950年代 首次提出濕陷性黃土地基試驗和評價方法。 主持編制了我國第一本《濕陷性黃土地區建 筑規范》(GBJ20-66)。
1963年 在國內最早進行旁壓儀研制。
1970年代 最早在國內進行膨脹土工程性質研究。 主持編制了我國第一本《膨脹土地區建筑技 術規范》(GBJ112-87)。
1980年代 在國內最早研制了KO固結儀、自動應力路徑 三軸儀、靜載荷試驗自動控制數據處理系統。
2010年代 在國內首次提出了臨界卸荷比和極限卸荷比的 概念。
1970年代 對唐山大地震中唐山地區、天津地區的震害調查,形成 《地基基礎震害調查與抗震分析》報告,從地基與基礎 的角度總結分析了當時建筑的經驗與教訓,并做出了分 析和建議。
1990年代 “上海齊魯大廈樁基糾偏”;“福建某教工住宅樓基礎 加固、糾偏”方案為結構整體頂升,頂升高度600mm。
2000年代 唐山國豐鋼鐵有限公司300萬噸技改工程地基處理;西安 市長安區韋曲街辦高望村地質災害緊急治理;甘肅省文 縣康家崖地質災害治理主編的《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 技術規范》(JGJ123-2000)頒布執行。
2010年代 青島某別墅項目地基基礎加固;明十三陵石牌坊地基加 固;北京某保護建筑修繕及地下空間綜合改造;??谑?“一園兩湖”拆遷安置樓地基基礎加固與糾偏。
土的工程性質研究
1960年代初 最早提出通過控制地基壓力和建筑物長高比等八大措施減小軟 土地基沉降及差異沉降。
1970年代初
◎國內首次提出各類建(構)筑物的特征變形與其允許值。
◎在國內最早研制了鎢弦式壓力盒。
◎ 主持編制了我國第一本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工業與民用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TJ7-74)。
◎ 組織進行箱筏基礎地基反力變形計算方法研究,組織國內共8 項實測工程。
1980年代 主持編制了我國第一本《高層建筑箱形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 (JGJ6-80)
1990年代 在國內率先自主研制了FEI系列樁基動測分析儀。
2000年代
◎國內率先研發了高層建筑下大底盤整體筏板基礎建造技術。
◎國內首次提出地基基礎按變形控制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地基基礎技術研究
1960年代 國內最早開展了注漿法加固地基的研究。
1970年代 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我國的強夯工藝。
1980年代 在國內最早進行了高填方工程地基處理方法的研究, 并進行了工程實踐。 在國內最早研發了擠密砂樁復合地基、夯實水泥土樁 復合地基。 在國內最早研發了CFG樁復合地基技術。
1990年代 在國內最早研發了CFG樁施工成套設備,形成了 CFG樁復合地基成套技術,并被建設部列為科技成 果重點推廣項目。主持編制了我國第一本地基處理領 域的規范《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91。
2000年代 研發了鹽漬土地區地基處理——DPD強夯和DCD強 夯工法。2017年,主持編制了我國第一本《高填方 地基技術規范》GB51254-2017。
地基處理技術研究
1970年代初期 開發了“長螺旋干作業”、“潛水鉆成孔”、“振動沉管”、 “振動沖擊沉管”以及“鉆擴”灌注樁成套技術。 主持編 制了我國第一部《工業與民用建筑灌注樁基礎設計與 施工規程》(JGJ4-80)。
1976年 解決了毛主席紀念堂的樁基設計問題。
1990年代 在國內率先自主開發灌注樁樁端、樁側后注漿技術。 主持編制了《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
2000年代初 在國內最早開發長螺旋鉆孔壓灌后插鋼筋籠成套施工 技術。 主持編制了《長螺旋壓灌灌注樁技術規程》(JGJ/T419-2018)。
2009年 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高層建筑地基基礎變剛度調平設計 理論方法與處理技術。
樁基礎技術研究
1970年代 對唐山大地震中唐山地區、天津地區的震害調查,形成 《地基基礎震害調查與抗震分析》報告,從地基與基礎 的角度總結分析了當時建筑的經驗與教訓,并做出了分 析和建議。
1990年代 “上海齊魯大廈樁基糾偏”;“福建某教工住宅樓基礎 加固、糾偏”方案為結構整體頂升,頂升高度600mm。
2000年代 唐山國豐鋼鐵有限公司300萬噸技改工程地基處理;西安 市長安區韋曲街辦高望村地質災害緊急治理;甘肅省文 縣康家崖地質災害治理主編的《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 技術規范》(JGJ123-2000)頒布執行。
2010年代 青島某別墅項目地基基礎加固;明十三陵石牌坊地基加 固;北京某保護建筑修繕及地下空間綜合改造;??谑?“一園兩湖”拆遷安置樓地基基礎加固與糾偏。
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改造
1977年 開展“錘擊貫入試樁法”課題的試驗研究。
1980年代 編寫了錘擊貫入試樁法規程;開發完成作為進口打樁 分析儀的配套國產分析軟件《樁的特征線波動分析程 序》,填補了國內空白。
1992年 開發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FEI樁基動測分析系 統》,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編制標準《樁基動測 儀測量系統檢定規程》JJG(建設)0003-1996;編制 國 內 首 部 該 類 產 品 標 準 《 基 樁 動 測 儀 》 JG/T3055-1999。
2000年代 編 制 行 業 標 準《 建 筑 基 樁 檢 測 技 術 規 范 》 JGJ106-2003。
2010年代 修訂版《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頒布 執行。
樁基檢測技術研究
“2001~2005“十五”項目《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作為課題負 責單位,主持開展了城市地下巖土工程、地下空間環境質量保障以 及地下空間防火、防水災等專項技術的前期研究工作。
“2006~2010作為“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城市地下空 間建設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項目牽頭單位,負責和組織完成了城 市地下空間的“建設政策與標準體系”、“建造技術”、“環境質量保 障技術”、“防災減災技術”、“工程建設示范”等課題研究工作。
2011~2015作為“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城市地下空間 開發應用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牽頭單位,負責和組織完成了城市 地下空間的“規劃與地下結構設計”、“軟土地下空間開發工程安全 與環境控制”、“地下道路建造與運營安全”、“深層地下空間與地下 綜合體開發技術及數字化”和“建筑設計及標準化”等課題研究工作。
2016~2020“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超高層建筑工 程施工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與《既有城市住區功能提升與改 造技術》中,負責“超高層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預警軟件”和“ 既有城市住區淺層地下空間升級改造技術”等子課題研究工作
地下空間建設開發技術研究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掃一掃關注我們
?
建研地基
?
地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