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團隊
EXPERT TEAM
黃熙齡
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我國著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所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歷任中國建筑學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分會副理事長等學術職務。主編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TJ7-74、GBJ7-89、GB 50007-2002)、《膨脹土地區建筑技術規范》(GBJ112-87)。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發表專著3部,發表論文20多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0余名。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
劉金礪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顧問總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巖土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所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歷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學會理事、樁基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協會會員、《巖土工程學報》、《土木工程學報》、《建筑結構》編委。主編《工業與民用建筑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JGJ4-80)、《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JGJ94-94、JGJ94-2008);主持編著了《樁基礎設計與計算》(1990)、《建筑樁基技術規范應用手冊》(2010),參編《中國土木工程指南》(1993)、《樁基工程手冊》(1995)等專著。主持研發了"灌注樁后注漿成套技術"(1996)、"高層建筑地基基礎變剛度調平設計方法與處理技術"(2007)、"帶裙房高層建筑上部結構與地基基礎共同作用計算方法"(1996)等。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建設部科技進步獎9項,獲2012年度茅以升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發表論文70余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9名。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
張永鈞
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顧問總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地基處理研究室主任,歷任國際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協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名譽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委員會和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 123-2000)主編、主持編著了《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工程實例應用手冊》、參編《地基處理手冊》、《地基處理工程實例應用手冊》等專著;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論文30余篇,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
閆明禮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顧問總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副所長;歷任國際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協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會委員、《巖土工程學報》、《地基處理》、《工程勘察》編委等學術職務?!锻凉ぴ囼灧椒藴省?GB/T 50123-1999)、《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91、JGJ 79-2002、JGJ79-2012)、《載體樁設計規程》(JGJ135-2007)編委;編著《地基處理技術》、《CFG樁復合地基及工程實踐》、參編《地基處理工程實例手冊》等專著;主持研發了"CFG樁復合地基成套技術"、"夯實水泥土樁復合地基成套技術"等。獲建設部科技進步獎1項,推廣應用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論文70余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5名。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
滕延京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所長、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工程技術委員會主任;現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顧問總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副理事長、《巖土工程學報》、《地基處理》、《建筑科學》編委、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ISSMGE)會員等學術職務。任《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主編、《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主編、《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123-2012)主編;主持"大底盤高層建筑設計施工技術及災害防治"、"超深超大基坑回彈再壓縮變形計算方法"、"地鐵隧道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及控制技術"、"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復雜體型大底盤高層建筑基礎設計"等課題研究。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1項。發表論文60余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8名。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
楊 斌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地基基礎研究所副所長、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及地基基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理事;中國巖土錨固工程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學術委員會基坑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地基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主編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主持研發了"基坑與邊坡支護結構設計軟件RSD"。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1項、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2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國家一級建造師資格。
李大展
研究員、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歷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協會理事、地基基礎委員會秘書長、濕陷性黃土委員會委員、樁基檢測專業組組長等學術職務?!跺N擊貫入試樁法規程》(CECS35-91)、《基樁高應變檢測規程》(JGJ106-97)主編。獲建設部科技進步獎4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
陳希泉
研究員、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歷任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理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國家標準《膨脹土地區建筑技術規范》(GB50112-2013)主編,國家標準《工業與民用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TJ7-74)、《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國家行業標準《軟土地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JGJ83-2011)編委。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質量獎評定委員會銀質獎1項;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優秀設計一等獎1項”;北京市規劃委優秀工程勘察二等獎1項,以及多項院級獎。發表論文16篇。
楊 軍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歷任中國建筑學會理事、地基基礎分會秘書長、建筑施工分會理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ISSMGE)會員等學術職務。獲省級、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成果推廣獎1項,院級科技進步獎等若干,國家發明專利3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李華
研究員、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建 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獲建設部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論文1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 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吳春林
研究員、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主任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 會委員;曾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基礎研究所研究室主 任;歷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 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土木建筑學會巖土工程委員會委員等 職務?!堕L螺旋壓灌灌注樁技術規程》主編,《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工程施工 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80-2009)編委;參編《 地基處理工程實例手冊》、《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指南》等專著。獲建設部部科技進步獎2項、建設 部科技成果推廣獎1項、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1項;《長螺旋鉆孔 泵送砼成樁后插鋼筋籠施工工藝及鋼筋籠導入裝置》國家發明專利主發明人;發表論文20余篇;具有國家 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高文生
研究員、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 師、地基基礎研究所所長、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 地基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勘察與測量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建設 標準化協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會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學會 樁基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筑業協會深 基礎施工分會理事、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技術分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委員。北京市軌 道交通建設工程專家庫和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督ㄖ鼗A術語標 準》(GB/T50941-2014)主編、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編委、《建筑結構》 雜志編委、《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雜志特約編委。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 土)、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主要從事樁基設計與計算、灌注樁及其后注漿技術、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共 同作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與負責的科研和工程項目有:國家“十一五” 科技支撐項目“城市地下空間建設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城市地下空間 開發應用技術集成與示范”、中央電視臺樁基后注漿工程、國家計算機網絡安全與信息管理中心樁基工 程、香港天水圍102區第九座建筑不均勻沉降咨詢等20余項。獲建設部科技進步獎1項、華夏建設科學 技術獎3項。
張東剛
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工 程技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軌道 交通建設工程專家庫、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和北京市施工降水方案評審專家庫巖土工程專 家。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編委。編著《CFG樁復合地基技術及工程實踐》,參 編《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理解與應用》、《巖土工程標準規范實施手冊》等專著。主要從事地基處理、樁 基礎工程及基坑支護工程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先后主持和參與了華亭嘉園、嘉和麗園、望京新城、望京高 校小區、鳳凰城、清華科技園科技大廈、華貿中心寫字樓等百余棟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地基處理和樁基 礎工程以及金隅科技發展中心、建研院科研試驗大樓、華貿城等基坑工程。獲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銅獎 1項、北京市優秀勘察工程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建造師 資格。
楊生貴
研究員?,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從事基坑與邊坡、樁基、地基處理等巖土工 程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實踐工作30余年。在全國各地主持了上百項巖土工程的技術鑒定、技術 咨詢、技術論證、設計施工等工作。參編行標《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與《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技術規 程》、國標《滑坡防治設計規范》與《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標準》、北京地標《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與《基坑工程內支撐技術規程》。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有“長螺旋鉆孔壓灌樁后注漿技術”、“基坑支 護結構計算方法與CAD的研究”、“高層建筑地基基礎變剛度調平設計方法與處理技術”、“基礎抗浮構 件若干問題研究”、“裝配式大跨基坑內支撐技術研究”等。參編《基坑工程手冊》(第二版)、《全國民用建 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地基基礎)、《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指南》。獲省部級科技獎6項,獲國家專利4 項,并已推廣應用,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具有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 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
王曙光
研究員、工學博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 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地基基礎分會副秘書長、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青年 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危險性較大的分布分項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專家 庫巖土工程專家。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 驗收規范》(GB50202)編委,行業標準《高層建筑筏形與箱形基礎技術規范》(JGJ 6-2011)、《建筑與市 政地下水控制技術規范》(替代JGJ/T 111-98)編委,工信部標準《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 9258)、 《抗浮錨桿技術規程》編委?!督ㄖ鼗A設計規范理解與應用(第二版)》、《既有建筑地基基礎改造與 加固技術研究》編委。主要從事上部結構地基基礎共同作用、基坑支護、地基處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發 表論文20余篇,參加了9項科技部及建設部課題的研究工作,獲華夏獎一等獎1項、華夏獎二等獎2項。具有 國家土木工程師(巖土)、國家一級建造師資格。
劉金波
博士、研究員,主編規范《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低預應力預制混凝土耐腐蝕方樁》;《連鎖方樁 支護規范》副主編;參編《建筑樁基技術規范》、《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編著《地基基礎設 計禁忌及實例》、《建筑樁基規范理解與應用》;主編《建筑樁基手冊》;參編《巖土工程變形控制設計理論 與實踐》,并負責樁基沉降變形控制設計原理、方法與工程實踐部分;參編《建筑施工手冊》并負責地基處 理施工部分寫作。負責近百項地基基礎技術服務,如北京西環廣場、鳥巢、銀泰大廈、117大廈、津塔、北京政 權花園酒店、北辰大廈、昆明春之眼、南京金茂大廈等。很多項目具有技術挑戰,如北京威斯汀酒店新舊樁 基礎共同工作;臨沂汽車站大拱門水平位移控制;一些項目具有創新,如2004年首次在威海海悅飯店進行 復合地基變剛度設計;首次在北京朔黃大廈CFG樁后注漿設計施工;濟南八一文體館碎石層帶黏性土透鏡 體成功處理。負責處理幾十項地基基礎工程事故,一些事故為大型工程和海外工程,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核心期刊發表事故預防與處理文章8篇,對減少地基基礎工程事故發生有一定幫助;完成的“高層建筑 沉降控制方法”科研課題,開創性的提出樁基設計最佳樁距、合理樁長概念。復合地基變剛度設計獲中國 建筑科學研究院優秀設計獎;南京金茂大廈地基基礎咨詢獲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咨詢二等獎。
唐建中
研究員,工學碩士。我國知名地基基礎工程專家。曾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 任公司(地基所)主任工程師、分公司總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 工程協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建筑病害防治教育 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評標專家、北京市危大工程(基坑)評審專家。主編建設部產品標準《鋼板樁》。 主編中國標準化協會的標準《鋼板樁支護技術規程》、《螺桿灌注樁技術規程》和《混凝土板樁支護技術規 程》。參與編寫中國標準化協會標準《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技術規范》和《裝配式基坑支護技術規程》。主編 《建筑基樁檢測技術和鑒定》和《巖土工程變形監測》。近期負責主編《建筑地基基礎的設計原則及工程 實例》?!吨袊ㄔO教育》雜志編委。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主要從事 地基基礎工程三十五年,主持、參與完成地基基礎工程(設計、咨詢、施工、監測和檢測)近百項,積累了豐 富的處理復雜地基基礎工程問題的經驗。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建設部科學技術應用推廣三等獎 一次,并被建設部授予科技成果推廣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一次。榮獲重慶市建設創新二等獎一次、中國建筑 科學研究院工程獎兩次。
譚永堅
研究員,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主任工程師。中國土木工程 學會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土力 學與巖土工程學會會員。北京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專家庫巖土 工程專家,北京市施工降水方案評審專家庫專家。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 土)、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長期從事基坑支護、樁基礎工程、地基處理的研究、設計和施工,巖土工程勘 察、技術咨詢、技術鑒定和地基基礎加固等工作。主持完成了金地國際花園、風林綠洲、觀湖國際、弘善家 園M區、天青大廈、北京軌道安控中心、中國銀行信息中心、北京軍區總醫院外科大樓、清華大學生物醫學 館、門頭溝體育文化中心等數十項基坑支護工程和東方化工廠、金島花園、和喬麗晶、京都9#商住樓、管道 局九區、茂名乙烯、舟山國家儲備油庫等的樁基及后壓漿工程及富盛大廈、財滿街三期、奔馳廠辦公樓及廠 房、房山良鄉01-17-02地塊等地基處理及上海齊魯大廈樁基糾偏及加固、大寧山莊、呼和浩特煉油廠等地 基注漿加固工程。參與完成了部課題“深基坑護坡樁設計計算的研究”,“泥漿護壁灌注樁后壓漿成套技術”, 獲建設部科技進步獎2項。行業規范《建筑箱形和筏形基礎技術規范》(JGJ6-2011)、國家規范《鋼制 儲罐地基處理技術規范》(GB/T50756-2012)編委;參與編著《深基坑支護結構與樁基工程新技術》、《高 層建筑箱形與筏形基礎的設計計算》,發表論文10余篇。
張峰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學碩士,我國知名巖土工程專家?,F任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專業 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 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北京市 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北京市評標專家庫專家以及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專 家技術委員會成員。參編《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GB50290-2014),《根固混凝土樁技術規程》等規范,參編《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理解與應用》、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指南》等著作。負責完成了六十多項巖土工程的項目,主持了北京電視中心基礎灌注 樁后壓漿工程(魯班獎)、日本大使館基坑支護工程、中國國家博物館后壓漿工程、北京奧林匹克花園地 基處理工程和國家會議中心配套設施抗拔樁和A座地基處理、聯美大廈深基坑支護設計和施工等工程, 獲得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優秀工程獎三項,優秀勘察獎一項。獲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2項,獲中國 建筑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論文30余篇。
衡朝陽
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工學博士,巖土工程研究領域知名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分公司經理,兼任國際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學會會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軟巖工程與深部災害控制分 會常務理事,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巖土工程專家等。從事地鐵施工 對鄰域建筑物影響與控制技術、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巖土工程技術及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主持或參加完成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技術集成研究”, 建設部課題“地鐵隧道下穿建筑物誘發變形及災害防治技術”等省部級以上課題7項。提出地鐵隧道下穿 建筑物評價方法、隔跨超淺埋暗挖管棚-支撐-地基協同作用支護變形計算方法、以及城市超淺埋暗挖大 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沉降預測等。參編國家標準《沉井與氣壓沉箱施工規范》(GB/T51130-2016)、中國 工程建設協會標準《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建設管理標準》(CECS401:2015)和城市地下空間運營管理標準 (CECS402:2015)等。負責完成北京故宮博物院地下展廳對周邊建(構)筑物地基基礎及故宮地基基礎 整體影響技術評估項目,以及北京地鐵8號、9號、10號線一系列鄰近建筑物影響控制技術評估工作。負責 施工了北京雁棲湖國際會都核心島精品酒店五項工程部分樁基工程、北京地鐵白石橋南站、北京順義醫 院急診病房綜合樓地下車庫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重慶江北機場東區供油項目樁基工程等30余項。獲國 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6項,授權專利10項,合著專著9部,發表論文5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 (巖土)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陳耀光
研究員,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三分公司總工、工程技術委員會 委員。參編國家標準《高填方地基技術規范》和產品標準《軟土固化劑》。主持或參與“后壓漿技術在高速 公路橋梁樁基中應用研究”“CFG樁施的工業性試驗研究”“鹽漬土地區組合排水及強夯地基(DCD強夯 法)處理技術”等科研課題,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主 要從事地基基礎工程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發表論文2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具有國家注冊土木 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張武
研究員,博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現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經理。1985年清華大 學水工結構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分配至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結構材料所從事壩工結構優化、壩基處理 等研究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獲電力部科技進步獎。1991年至 1998年從事高速公路工程項目管理(港資)。1999年至2002年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從事高層建筑樁筏 基礎變剛度調平試驗研究,獲博士學位,其成果于2008年獲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主持完成建設 部軟科學與開發研究項目---釘錨組合支護機理研究與工程應用。在國內外主持或參與完成巖土工程勘 察、基坑支護、地基處理、樁基設計施工及測試100余項。在巖土工程學報、巖土工程技術、土木工程學報、 建筑結構學報、建筑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具有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 價工程師資格。
邸道懷
巖土工程博士,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分公司總工程師、四 川分公司總工程師,國家行業標準《建筑工程逆作法技術規程》等規范編委。獲得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一 項,華夏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中國建筑設計獎(地基基礎)一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二等獎一項,北 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二等獎一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近30篇。主要從事地基處理,基坑支護,降水,巖 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治理等設計、咨詢、科研和工程承包工作?,F任北京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專家庫專家,北京市評標專家庫專家,北京市科委專家庫專家,山東省科委專家庫專家。具有國家一級注 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一級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
席寧中
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碩士研究生導師,巖土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任 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地基與基礎、基坑與邊坡、樁基、地基處理等巖土工程領域的科 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實踐工作。主持和參與工程項目建設百余項,完成國家863計劃、住建部、建研院 研究課題7項?,F為國家科技獎勵專家庫專家,北京市評標專家,北京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巖 土)專家,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專家庫(巖土)專家。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8項。 發表論文30余篇,參編專著2項。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彭芝平
研究員,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經理,北京市危險性較大 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從事地基基礎工程領域的科研、設計及工程管理20余年,獲得國 家發明專利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發表論文1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國家一級注 冊建造師資格。
連鎮營
教授級高工,工學博士?,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技術質量部經理。北京市危險性較大 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發表的論文獲得第一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國內學術論文”獎 和《巖土工程學報》創刊四十周年高影響論文優秀獎。參加的科研課題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2項。具有國 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建造師的執業資格。
遲鈴泉
研究員,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專家。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持參與勘察、設計咨詢與施工的 一線老兵,是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會員,國內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巖土) 工程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多年從事樁土作用研究以及結構與地基基礎相互作 用計算分析的工程應用,應用mindlin應力解考慮c/值的影響修正用于樁土沉降分析的大量工程實踐,取得 較好的一致性,參與《帶裙房高層建筑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協同計算方法的研究》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 等獎,《高層建筑地基基礎變剛度調平設計設計方法與地基技術》獲華廈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負責國 家博物館新舊建筑地基與結構加固的共同作用計算分析和樁基后壓漿施工,參與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工程 巖土工程勘察》獲得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工程勘察一等獎,主持北京電視中心地基基礎與上部結 構共同作用樁基優化分析咨詢以及樁基礎施工,主持天津武清翠金湖小區軟弱地基碎石樁CFG樁及強夯 的設計與施工、北京通州新光大中心(2#、3#、5#、8#、9#地塊)超高層建筑工程勘察、北京菜市口電力博 物館超深基坑支護設計、石景山泰禾商業金融項目基坑加固設計,并較早將無粘結預應力技術引入多項抗 拔樁工程中應用,主持北京多項垃圾填埋場地的基坑支護與地基處理設計和施工,主持新疆某28層高層 建筑的糾傾和地基加固施工,主持大連某填海造地小區技術服務工作(包括場地和建筑的超多點位(5000 余點)多類型監測工作,以及場地勘察和穩定性安全性評估,完成室內超長微型鋼管樁施工工藝與試驗)。獲 《無骨架無粘結后張預應力抗拔灌注樁及其施工方法》發明專利一項,發表論文多篇。
肖大平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經理,兼 任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ISSMGE)會員、北京市危險性較大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等。國標《太 陽能發電站支架基礎技術規范》(GB51101-2016)編委。曾參與或主持國外內多項重大工程的地基基礎 設計、施工或檢測工作,如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京東方合肥8.5代電子廠房、撫順石化百萬噸乙烯千萬 噸煉油、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氣、人民日報社新主樓、新加坡環線地鐵等,以及數十項各種巖土工程的技術 或管理。發表論文2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佟建 興
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中央企業勞動模范?,F任建研地基 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兼任工程公司第四分公司經理,為國際 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ISSMGE)會員、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北京市危大工程專家庫專家、北 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專家庫專家、北京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庫專家。主要從事地基處理、既有建筑地 基基礎加固、基坑支護等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主持和參加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住建 部科研課題、中國建研院科研課題10余項,主持完成勘察、設計、咨詢和施工項目300余項,參編行業及協 會標準4部,參編著作3部,獲專利3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EI、SCI檢索17篇??蒲谐晒凸こ添椖揩@省 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院級科技進步獎、優秀工程獎、學術論文獎等20余項。
沙安
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 計及鑒定、加固改造工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參與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混凝土 結構試驗方法標準》(GB/T50152-2012)、《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13)、《配筋和 約束砌體結構抗震技術規程》(JGJ13-2014)、《建筑震后應急評估和修復技術規程》(JGJ/ T 415-2017)、《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程》(JGJ355-2015)、《鋼筋套筒連接用灌漿料》(JG/T 408-2013)、《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JG/T197-2018)、《鋼板樁》(JG/T196-2018)、《輕鋼構架 固模剪力墻結構技術規程》(CECS283 : 2010)和《固模剪力墻結構技術規程》(T/CECS283-2017)等國 家、行業和社團標準的編制工作。參加的“首都圈大型公共建筑抗震改造綜合技術研發與工程實踐”課題項 目獲2004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現有建筑鑒定加固和改造基本技術研究”課題項目獲2006年 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鋼筋套筒灌漿連接產品與應用系列標準研制”工作,獲2017年度北京市科 學技術三等獎。
朱春明
研究員,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城市地下空間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 程師和注冊巖土工程師,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與 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建設互聯網與BIM專業委員會委員,PKPM原技 術副總監,PKPM創始核心團隊成員,基礎部分軟件原主編。長期從事地基基礎軟件研發、標準與信息化、課 題研究、設計施工等。負責主編《地基基礎設計P-BIM軟件技術與信息交換標準》,參加《建筑樁基手 冊》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的編制工作,目前正參編全文強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技術 規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建設部或住建部科技進步獎八項。參加的“高層建筑結構空間有限 元分析與設計軟件SATWE”于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負責開發的“樁基設計軟件ZJ”于1994 年獲建設部三等獎。參加的“帶裙房高層建筑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共同工作計算方法”于1997年獲建設 部一等獎。參加的“工程CAD嵌入式圖形支撐應用軟件產業化”于2003年獲建設部一等獎。負責的“大底盤 高層建筑基礎設計方法及軟件研究”于2009年獲建設部三等獎。
吳春秋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總工,北京 市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專家庫專家等。國家標準《太陽能發電站支 架基礎技術規范》主編,參編《地下連續墻施工規程》、《建筑基坑自動化監測技術規程》。主要從事巖土 工程勘察、工程測量、地基處理、樁基礎工程及基坑支護工程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參與或主持多項重大工 程的地基基礎設計、施工或檢測工作,如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擴建工程、中緬油氣管道工程馬德島首站、 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氣、福泰花園、人民日報社綜合業務樓、廊坊市中醫院等。獲得華夏獎二等獎一項,發表論 文20余篇,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
張震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經理。北京市危險 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主要從事地基處理、樁基礎工程及基坑支護工程的研究和 開發工作,先后主持和參與了望京新城A4區、百強商貿中心、楓林綠洲、夏都家園、華貿中心寫字樓等近 百棟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地基處理和樁基礎工程以及金隅科技發展中心、北京華貿城、橫琴華融大廈、 建研院科研試驗大樓、北京騰訊總部大廈等深基坑支護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全國優秀工程 勘察設計銅獎1項、北京市優秀勘察工程一等獎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論文20余篇。具有一級 注冊建造師資格
王濤
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F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基基礎研究所所長助理,建研地基 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院級創新平臺城市地下空間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任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常務理事、地基基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樁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標準與出版工作委員會巖土專業委員、國家及北京市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北京市危大 工程專家,北京評標專家等學術職務。主持研發“Mindlin解概化側阻群樁沉降計算軟件”、北京市課題“ 基于側阻概化模式的樁基沉降設計計算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勘察、設計、 咨詢、施工項目數十項。以第一作者在EI、核心期正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主、參編國家行業、協會標準8 部。主持或參與北京市自然基金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基金1項、住建部課題4項。在 申國家發明專利13項(已授權2項),獲國家軟件著作權1項。主、參編專著2部。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華夏 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青年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具 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
朱玉明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 術語標準》(GB/T50941-2014)、《膨脹土地區建筑技術規范》(GB50112-2013)主要編寫人員,參 編國家行業標準《型鋼水泥土攪拌墻技術規程》(JGJ/T199-2010)、《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120-2012)、《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技術標準》(JGJ/T419-2018)。獲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科技進步獎2項。參編《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指南》等專著7本,發表論文 8篇。
朱紅波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地基基礎工程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分公司經理。國 際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學會會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主要從事上部結構與地基基礎共同作用、基坑 與邊坡支護、樁基、地基處理等巖土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工作。參編行業標準《城市地下空 間工程技術規范》、《玻璃棧道工程技術規程》、《地下綜合管廊混凝土工程檢測評定標準》與《城市軌 道交通結構和環境檢測評定標準》。發表論文10余篇,參加了6項科技部及建設部課題的研究工作。獲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獎二等獎1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二等 獎1項,中國建筑設計獎1項。具有國家一級建造師資格。
李湛
研究員,巖土工程專業博士?,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總工。兼任中國工程建設 標準化協會建筑物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參編《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等標準2 項。參編《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理解與應用》、《既有建筑地基基礎改造加固技術》等專著。 參加“十一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課題、住建部課題、院課題的研究工作7項,發表論文10余篇, 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1項,獲院科技進步獎5項。主持或參加設計、咨詢、施工等各類工程項目數十項。
馮文辰
高級工程師,現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科學技 術協會(測繪學會)會員。從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等工程實踐及軌道交通施工風險管控的研究工作,參 編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建筑基坑自動化監測技術規程》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3項,先后主持測繪工 程一百多項,所負責項目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工程勘察二等獎、行業建設協會一、二、三等獎,發表論文10余 篇。具有注冊測繪師執業資格。
姚智全
高級工程師,工學碩士?,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十分公司經理,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庫巖土工程專家。參編行標《建筑地下結構抗浮技術規范》、《樁 基地熱能利用技術標準》。在全國各地主持參與了上百項巖土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咨詢、地基檢測、勘察 等工作。獲得華夏三等獎一項,北京市勘察設計三等獎兩項,取得專利4項。發表論文10余篇。具有注冊土 木工程師(巖土)、一級建造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
關立軍
高級工程師、地基基礎工程檢測專家?,F任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地基檢測部主任、工程技 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員?!督ㄖ鶚稒z測技術規范》 (JGJ106)、《錨桿檢測與監測技術規范》(JGJ/T401)、《超聲法檢測混凝土缺陷技術規程》(CECS21) 編委。參編《樁基工程手冊》、《基樁質量檢測技術》、《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技術及應用》等專著。主要從 事地基、樁基、基坑工程的檢測、鑒定和咨詢以及相關試驗設備的研發工作,在國內外主持完成大型樁基 檢測、鑒定任務幾十項,發表論文10余篇,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中國建筑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 獎1項。具有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資格。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掃一掃關注我們
?
建研地基
?
地基所